Page 26 - 金融科技视界2022-6期
P. 26
Technical Tracking
技术追踪
金融科技信任场景中的区块链应用
来源 | 金融电子化
易场景。以共享账本、智能合约、隐私保护、
共识机制等四大机制作为技术基础,能够避
区块链技术是信任的引擎,是数字经济 免费时费力地反复校验。
时代的信任新基建。我国区块链相关指导政
策向好,金融科技企业的区块链技术投入日 2.底层资产信任——资产证券化
渐增多,应用场景愈发广泛。我们通过对区块 底层资产信息很难被完全掌握。在信息
链技术在交易信息信任、底层资产信任、流动 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存在道德风险。将不良资
资产信任、外贸距离信任等多场景应用的比 产证券化产品多层次地重新包装为高评级产
较,对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的区块链应 品销售,导致投资者及监管部门无法得知基
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区块链应用的开放性不仅 础资产的实际质量,难以识别产品风险。
对金融科技企业互联互通、传递信任价值有
着现实意义,更对推动依托金融科技的信任 区块链应用于资产证券化领域,能够穿
环境构建有着深远影响。 透底层资产,为穿透监管提供可能。将所有证
券市场监管机构、证券公司等多方主体纳入
区块链节点中,在底层资产的形成、证券产品
金融科技信任场景 评级、存续期监控、产品市场交易等各环节实
时记录、多方跟踪,保证资产池及文件信息的
1.交易信息信任——新型金融基础设施 准确性,推进底层资产信任的建立。建立信任
金融交易场景多方参与,致使信任验证 后,可以解决底层资产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
周期长、业务过程复杂。银行托管业务由资产 过度包装行为等道德风险行为,推动资产证
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及投资顾问 券化市场健康发展。
等参与。
3.流动资产信任——供应链金融
传统证券登记结算业务由证券市场、股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企业融资依赖主体
权交易市场、中央证券存管、证券结算系统、 信用,很多中小企业缺乏抵质押物,信息披露
中央对手方、支付系统等多方参与。共识的信 不充分,信用风险度量与评价困难。供应链融
任解决方案是提高信任、优化流程的关键。区 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信任问题,让企业
块链可以记录价值流转,共享必要信息,不依 融资从主体信用向资产信用、交易信用方式转
赖第三方中心,适用于需实时监管的跨机构交 变。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中,因多主体参与,
24 金融科技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