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金融科技视界2022-11期
P. 36
B CT C D Y N A M I C
BCTC Dynamic
中心动态
人脸识别到底安不安全?其背后的技术、
法律到底经过多少次革新和完善?
来源 | 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银行卡检测中心)
01 被公诉》的新闻登上热搜,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
人脸识别背后的“战役” 工具,收集整理了公民信息44万余条,然后通过
是如何打响的? 特定软件破解人脸识别的方法,以远程操作的
方式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并向游戏
移动金融和移动支付的普及,虽然对扒手这个“传统 代练出售可以“代过人脸”的手机。
行业”造成了降维打击,但也催生出了一些新的“事物”。 如果说上述行为有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危
例如,电信诈骗和移动金融信息安全。于是,一场围绕移 害,那么通过类似的手段,盗窃他人银行卡信息
动金融安全的“战争”悄然打响,在这场“战争”中最出 的行为,则会造成个人财产损失,降低人们对移
名的“战役”,一定非人脸识别莫属。 动金融的信任。去年6月,某银行一名储户因下
载了假冒的诈骗软件和视频会议软件,被套取了
02 银行卡和密码,以及人脸信息等关键内容,在不
人脸识别的“战役” 知情的情况下,被犯罪分子远程操控手机进行6
从诞生之初就已经打响 次人脸识别,盗取金额近43万元。
手机解锁、移动支付、公共交通……人脸识别已经成 03
为最为广泛的验证身份方式,但如何兼顾人脸识别的效 人脸识别技术
率和安全,更有效地守护我们的“脸”,一直以来都是相 为何能够被破解
关行业必须要面对,且必须要打赢的一场持久“战役”。
2022年8月,一条《收集个人信息提供“代过人脸” 为何人脸识别会被破解?主要原因在于人
脸识别技术即为特征码识
别,对瞳孔到鼻子、耳朵、眉
毛、嘴巴的距离,进行特征
点提取,通过算法比较与数
据库中储预存的人脸信息进
行匹配。
基 于 此,犯 罪 分 子 可
通过至少三种方式尝试对
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攻击。其
34 金融科技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