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金融科技视界2022-10期
P. 12
High-end Perspective
高端视点
在中国内地,即使在那些曾经是地远人稀、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触达的区域,当地
农牧民如今也能便利地开立银行账户,享受在线远程金融服务。
从全球来看,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逐步得到
应用,不断改变金融业的服务渠道、商业模式甚至行业格局。同时,新技术、新模式也在
深刻改变金融风险的生成方式、表现形式和
传导路径,不断对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提出
新的要求甚至是挑战。
从 宏观 层面上看,有研究认 为:数 字
从全球来看,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
化技术和网络化联结可能增加金融体系脆
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逐步得到应用,
弱性。
不断改变金融业的服务渠道、商业模式甚至行
一是加剧金融风险的关联和传染,模糊
业格局。
银行和非银行活动之间的边界。二是加剧金
融体系的亲周期性,助长金融机构在经济上
行周期扩张和下行周期收缩。三是加剧金融
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趋同性,放大市场波动。
四是加剧系统重要性效应,形成另一种形式的所谓“大而不能倒”。
从微观层面上看,单体金融机构面临技术路线战略失误、IT治理薄弱、网络安全、
过度依赖第三方机构等风险,可能危及金融机构自身安全稳健运行。这些都迫切需要金
融业和金融监管部门处理好创新与风险之间的平衡。既要支持鼓励金融业探索应用新
技术,又必须确保金融创新始终在安全审慎的轨道上运行。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相对迅速。
一是推进普及电子支付。2021年,内地个人银行账户数量达到135.9亿户,人均拥有
近10个账户,线上支付交易金额合计约3500万亿元。金融支付更加便捷、高效,使用成
本更低。
二是积极促进普惠金融。金融机构注重加强金融科技应用,不断提高金融可获得
性,持续降低服务成本,重点覆盖金融服务薄弱和空白领域,突破物理网点和地域限
制,触达更多的普惠金融客群。2021年内地小微企业互联网流动资金贷款余额同比增
长47%,远高于一般贷款增速;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同比增长8%,较财产险行业整体保
费增速高出7个百分点。目前内地银行通过线上渠道发生的业务交易笔数占各类渠道比
重已超过90%。
三是鼓励金融业利用新技术更好践行ESG发展理念。支持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
展,主动关注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建设,完善监管规则和机制,丰富监管
方式和手段,确保金融科技安全稳健发展。
一是完善基于规则的监管。我们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原则,将所有金融活动
纳入金融监管,持续完善修订现行金融监管规定,针对新兴的金融科技活动及时制定出台
10 金融科技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