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金融科技视界2022-9期
P. 14
High-end Perspective
高端视点
二是坚持智慧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 2 问题导向
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 精准锚定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痛点难点
的重要方向。金融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以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 当前,我国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际困难和问题为目标,秉持“以人为本”原则全面 不同地区、群体、机构间数字鸿沟愈发凸显,发展不平
推动新一代智能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用“负责 衡不充分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任”的科技创新打造更有温度、更具人性的智慧
金融产品和服务,让人民群众的金融获得感成色 一是城乡间数字化建设鸿沟。金融科技发展地区
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确保金 集聚效应显著,发达城市、东部等地区金融数字化程
融科技在守正向善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度相对较高且发展迅速;农村、中西部等地区在基础
设施、人才储备方面相对薄弱,数字化发展面临较大
三是坚持绿色低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 挑战。
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
决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是新时 二是群体间数字化应用鸿沟。
期金融业的光荣使命,发展绿色 不同群体客观上在获取信息、掌握
金融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和 数字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老年、
赋能。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 残障、文化程度较低等群体受传统
理念,加强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 观念、学习能力、产品设计等内外部
的深度融合,积极应用绿色节能 条件制约,较难享受数字金融带来
技术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夯实绿 的便利,易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弱
色金融数字底座,运用金融科技 势群体”。
手段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产品研发
布局,支撑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 三是机构间数字化发展鸿沟。大型机构高度汇聚要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金融力量。 素资源,易凭借雄厚实力形成规模优势;中小机构由于
技术、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动
四是坚持公平普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 力不足,可能导致机构间“马太效应”进一步放大。
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
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公平性、普惠 四是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信息技术金融应用
性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力保障,也是金 遍地开花,移动支付、数字信贷等金融科技创新应用
融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金融机构要以公平为准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
则、以普惠为目标,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丰富金融 技术基础羸弱,给供应链稳定带来风险隐患,甚至影
市场层次、优化金融产品供给,打造包容共享、平 响金融安全。
等开放、持续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
动金融服务广泛触达小微企业、弱势人群等普惠 这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正是未来一段时期深化金
群体,让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更广泛、更深入、更公 融与科技融合、推动金融业数字化发展亟须攻关解决
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的重要课题。
12 金融科技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