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金融科技视界2022-8期
P. 6
High-end Perspective
高端视点
1 关于数字人民币生态发展 实践中,需要各方切实发挥合力、携手攻坚
克难。在制度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既要注
对于我国这样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差异 重融合,又要支持创新。试点本身也是探索
的过程,要积极运用新理念,凝聚新共识,
较大的经济体,要让数字人民币充分普惠、可得,最优 服务新发展格局,最终目的是给人民带来
选择就是构建开放型数字人民币生态。目前,我们在数 实惠和便利。再次,分散决策、风险分担是
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践 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安排,与激励机制相
证明,“双层运营”架构是构建开放型数字人民币生态 辅相成。数字人民币要运用好这个规则,在
的最优方案,也被各国央行广泛借鉴。一方面,央行通 “双层运营”架构下坚持权责对等,一方面
过实施中心化管理保证对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的调控 强化激励约束,避免权责不对称引发的各
能力;另一方面,央行为商业机构提供开放、中立、可信 类机构行为扭曲和低效,另一方面还要实
与稳定的基础设施。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尊重市 现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提升数字人民币生
场规律,也不能忽略“公共品”这个基本属性。 态的稳健性。
2
首先,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注重市场经济
中的制度安排,推动形成兼顾各方的利益平衡与商业 关于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
激励机制,持续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持我国在央行数字
货币领域的先发优势。其次,要在尊重市场规律、市场 回顾 人 类货 币发 展 史,货 币从 实 物
主体的基础上,更好发挥央行的作用,用政策引导市场 形态逐渐演化到现在的数字形态,货币材
预期,用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数 质、货币制度不断创新,支付效率和消费
字人民币和传统支付方式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 者福利不断改善。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货
能完全照搬实物现金和电子支付那一套,我在多个场 币支付体系的重大创新和升级,在技术和
合都提到过“该打破的打破,该约束的约束”。在市场 业务模式上都有很大的调整,一个突出方
面就是可编程性,通过加载智能合约实现
定制化支付。事实上,智能合约的概念早在
1994年就已提出,但在此后20多年并没有
服务实体经济的应用落地。随着金融科技
快速发展,智能合约的技术运行条件不再
是障碍,其广泛应用更多依赖于可信、开放
的生态体系。
数字人民币在此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在消费红包、政府
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成
功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未来,在具体推进
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要在支撑
数字经济发展、服务营商环境建设和提升
04 金融科技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