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金融科技视界2022-7期
P. 17
High-end Perspective
高端视点
2
字技术,厘清账户服务方、钱包服务方、收 深化数字技术应用,
单机构等角色与权责边界,维护四方模式 释放科技赋能新活力
相关规则标准,实现跨机构互联互通、跨
钱包服务机构互认互扫,推动市场公平开 1.强化银联云数字技术底座能力
放发展。 银联云通过了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和等保4级、
ISO27001、可信云等认证,完成金融云预测评,围绕“慧
2.提升数字发卡和数字受理能力 支付”建设完善银联云2.0产品体系,涵盖数智大脑、云
我们与商业银行共同推进银联无界 支付、全域安全等37项产品和35项解决方案,不断丰富
卡等数字化卡产品的发行与建设,与35家 银联云IaaS、PaaS、SaaS多层级产品体系。我们建设银
银行发行65款无界卡产品累计发卡量超 联云创新应用区,发布《中国银联金融信息技术应用创
过3600万张;联合6大手机厂商和发卡行 新产品能力评估指引》,联合产业上下游共同建立和完
共建卡码合一能力,提升支付体验;先后 善创新应用的标准符合性、安全性评价,为金融机构自
推出“有礼开心花”、“权益U享力”、“花 主可控提供技术支撑。目前,银联云完成12个领域的行
young定制礼”以及首创绿色低碳卡“碳 业合作伙伴招募,开展银联云生态合作,面向产业提供
积分”等权益礼遇,构建全球化、多元化、 差异化科技数据服务解决方案,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个性化的动态数字权益体系;建设银联统
一收银台,支持直联、间联商户通过线上 2.加强关键领域数字技术与标准研发
统一收银台拉起银行APP、手机闪付、云 银联组织推进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金融数字化
闪付APP等支付工具,实现银联线下受理 转型工作专委会工作,联合联盟各委员单位及产业合作
网络移动支付互联互通覆盖超九成,切实 伙伴共同开展《金融数字化能力成熟度评估指引》行业
巩固提升线下受理网络价值。 标准制定,构建系统科学、兼容完备的数字化能力成熟
度评估体系,为金融科技发展规范中数字化转型任务评
3.深化数字生态银行建设与合作 价提供支撑;研究数字化金融服务综合身份认证体系,
2021年中国银联技术管理委员会下 推进《数字金融交易验证技术标准》行业标准编制,在
设成立了开放银行工作组,围绕“统一服 实现身份体系互通互信的基础上,采取因子叠加、附加
务接口标准、统一安全接入方案、统一合 验证、风险补偿等差异化身份认证策略推动金融服务身
作准入要求”的建设目标,推进数字生态 份认证更智能、安全、便捷;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启动《金
银行建设;联合工、农、中、建、交、邮储 融数字化服务终端操作系统》团体标准制定,打造具有
等机构在成方金融科技论坛上发布《开放 竞争力、可商业化运营的金融数字服务终端操作系统产
银行数据保护与合规研究报告》,通过银 品,丰富生态应用,实现互联互通,提升服务质量,实现
联技术管理委员会向成员机构发布了《开 监管合规。
放银行服务接口技术规范》等三份研究成
果;开展《数字生态银行场景安全技术研 3.推进创新数字技术试点应用
究报告》等团体标准、安全测评服务等系 围绕“端-管-边-云-用”5层技术架构积极开展隐
列工作,推进《中国版数字生态银行服务 私计算、物联网等创新技术研究应用。我们制订了区块
目录》与行业应用试点,共同推进数字生 链研发规划,形成底层链、BaaS等原型系统;推进《物
态银行研究与建设。 联网技术金融应用指南》行业标准制定,完成北斗自由
2022.7 金融科技视界 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