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金融科技视界2022-6期
P. 8
High-end Perspective
高端视点
陈雨露特别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兼具总量调 分点。2016年到2021年这5年,中国
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的。通过结构性工具既能够实现 GDP年均增速是大约6%,CPI年均涨
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又能够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人民 幅约2%,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
银行在总量框架下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会根据经济 1300万人。陈雨露指出,中国以温和可
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点需要“有进有退”,把结构 控的宏观杠杆率增幅支持实现了“较
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和投放规模控制在一个合意的水 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
平,与总量型的政策工具形成一个良好的配合。同时,结 组合,宏观调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水平同市场利率水平之间相差
通常不是很大,所以不会对市场化的利率体系造成太大的 从横向来看,陈雨露指出,新冠
影响。 肺炎疫情以来,中国以相对较少的新
增债务支持了经济的较快恢复,宏观
杠杆率的增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
宏观调控政策有力、有度、有效 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各国普
遍采取了超宽松的刺激政策来应对衰
宏观杠杆率变化是衡量宏观调控效果的一个重要指 退,引起了宏观杠杆率的大幅上升。
标。陈雨露表示,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健全金融宏观调
控体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方式,在宏观杠杆率总体 2021年末,国际清算银行统计的
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有效 全 部报告国家的杠杆率平均水平是
地保障了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64.4%,比2019年末高18.3个百分
点。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这一数据是
从纵向来看,中国宏观杠杆率到2021年末是272.5%, 16.5个百分点。陈雨露强调,这体现出
比2016年末上升了23.9个百分点,5年年均上升约4.8个百 我们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
不透支未来的宏观政策取向。在稳杠
杆的同时,中国经济表现持续保持领
先,通胀总体可控。2020年到2021
年,中国经济两年平均增速5.1%,比美
国、日本和欧元区分别高4.1个、6.6个
和5.7个百分点,通胀水平也明显低于
主要发达经济体。
“所以,总的来看,近年来中国宏
观调控政策是有力、有度、有效的,宏
观杠杆率总体实现了稳字当头,确保
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为全球
经济增长作出积极的贡献,成为全球
经济的重要动力源和稳定器。”陈雨
露说。
06 金融科技视界